2023年7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时间:2023-09-01


总    论

2023年全球经济呈现较强韧性,俄乌冲突影响的逐步消退、主要发达经济体劳动力市场升温加上疫情期间的财政扩张降低居民偿债压力并带来超额储蓄,是全球经济表现好于预期的主要原因。然而,全球通胀压力并未显著回落,核心通胀粘性依然较强,发达经济体央行仍将继续收紧货币政策,货币紧缩对需求的冲击仍将进一步显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的特色,美国经济呈现较强韧性,欧元区经济增长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日本经济复苏态势仍不及预期,俄罗斯与印度经济韧性与隐忧并存,越南经济降温明显。三、四季度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犹存,全球需求放缓预期下,欧佩克及俄罗斯等产油国开始通过减产来支撑油价,原油期货价格回归供给主动调整逻辑,受近年来能源行业产能不足的供给端约束影响,预计原油市场仍将呈现供需紧平衡。

美国经济呈现较强韧性。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配合、金融体系的韧性、意外的“完美去通胀”以及“建筑周期”的强势开启,仍有望继续支持美国经济。2023年二季度,美国经济继续保持正增长,预计GDP环比折年率为2.1%左右;美国7月CPI同比上涨3.2%。美国7月PPI同比增长0.8%,增幅高于预期0.7%,前值为0.1%;7月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18.7万,低于市场预期。展望未来,可以对美国经济的基准情形适当上修,“软着陆”概率上升。不过,未来美国经济、政策与市场的演绎客观存在不确定性。

欧元区经济增长存在高度不确定性。2023年二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3%,欧元区GDP环比零增长;欧元区7月调和CPI同比初值上升5.3%,符合预期,低于前值5.5%;欧元区7月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4.0%,高于6月份的环比1.3%,高于预期的2.5%;欧元区劳动力市场状况在7月份继续改善。失业率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至 7.6%;需求疲软,高通胀和融资条件收紧正在抑制支出,这尤其对制造业构成压力,同时制造业也受到外部需求疲软的影响。另外,住房和商业投资也显示出疲软的迹象,预计短期内经济仍将疲软。

日本经济复苏态势仍不及预期。2023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显示,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实际GDP比上季度增长1.5%;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3.1%;7月PPI年增3.6%,略高市场预期的年增3.5%,但仍创2021年3月来最低增幅。政策刺激效果并不显著,民众生活压力仍存,企业经营状况严峻,日本经济结构存在的“顽瘴痼疾”仍有待解决。

俄罗斯经济韧性与隐忧并存。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西方对俄实施多轮多领域制裁,俄经济因此遭遇冲击。在俄方出台一系列反制措施后,俄经济展现出良好韧性当前俄经济形势好于预期,表明俄有能力抵御外部冲击。2023年一季度俄GDP同比萎缩约2%;俄罗斯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3%,环比上涨0.63%;俄罗斯7月份PPI同比增长6.1% 环比增长2.2%。但西方国家对俄在金融、投资、技术产品进口等领域的封锁或给俄经济长远发展带来困难。

印度在庞大的人口总量、辽阔肥沃的耕地面积、热带多雨的季风气候等优势下,经济高速增长。2023年3月的财政年度,印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2%;印度7月份的零售通胀率(CPI)为6.71%,为近6个月的最低水平;但事实上印度的经济目前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5年内有近2800家跨国企业接连“逃离”印度市场,使其制造业GDP占比从16%降至14%,同时外债规模超预警线,为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埋下隐患。

疫情开放后,外界原本期望越南能够延续此前的增长奇迹,然而越南经济却走出了截然相反的趋势。2023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同比增长4.14%,仅高于在2011-2023年期间2020年第二季度的0.34%增长率;越南7月份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3.39%。随着经济降温,越南楼市形势急转直下,房债严峻。越南的贸易疲软趋势仍未结束,这将继续拖累其经济增长。  

2023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08038亿元,同比增长6.3%;2023年7月份,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 2023年7月份,PPI(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同比下降4.4%,环比下降0.2%;2023年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85898亿元,同比增长3.4%;2023年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334亿元,同比增长11.5%;2023年1-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235521亿元,同比增长0.4%;2023年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2023年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8%。

7月主要经济数据同比增速下行,实体经济增长动能未能延续6月边际改善的态势,超预期大幅放缓。经济修复遇阻,主要由于需求不足叠加高温洪涝灾害等负面因素,并对供给形成拖累。在需求端,内、外需动能整体趋弱。消费动能不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季调环比-0.06%,虽然服务消费保持强劲,但商品消费大幅走弱。固定资产投资连续第二个月环比收缩,累计同比增速不升反降,下行至3.4%,其中基建和制造业动能边际放缓,房地产投资收缩加剧。在供给端,工业和服务业生产转弱,工业生产季调环比0.01%,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上升。总体上看,受需求不足拖累,7月经济修复动能显著放缓。前瞻地看,要实现全年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未来经济修复动能需有所提升。在外需持续走弱的背景下,内需修复将成为主要抓手。经济修复遇阻,逆周期政策有望加速落地生效,托底需求,稳定增长。

7月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美联储准备提高利率,国际金价呈现震荡上扬。金价攀升主要受助于美元和美国公债收益率回落,美联储暗示不排除下次加息的可能性,或将继续提振金价。国际原油价格继续维持上涨态势。创纪录的需求增长,以及欧佩克+成员国新增减产是国际油价走高的主要原因。中国经济及能源需求前景向好、俄罗斯原油出口减少、美国原油库存减少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此轮油价上升。人民币汇率在7.3附近的鏖战可能还将继续。尽管美联储释放进一步加息的信号,但这对人民币汇率构成的下跌压力相当有限,因为外汇市场认为当前美元指数已充分反映美联储进一步加息预期。随着美联储再一次加息“落地”,美元指数仍将大概率回调,令人民币等非美货币彻底扭转下跌趋势。7月钢材价格先弱后强,进入淡季,需求偏差,然政治局会议定调积极,政策利好提振市场,加之美联储加息未超预期,焦炭三轮提涨,对钢价都起到支撑,对市场情绪的提振较明显,钢厂挺价意愿强,短期钢价仍较坚挺。7月国内铜价呈W走势,月内涨跌互现,冲高回落,转为区间震荡行情。近期美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美联储如期加息,并明确强调年内不可能降息。预测短期内仍有加息的可能,继而支撑美元走势,限制铜价涨幅。受前期煤价持续下行,以及到港口发运价格倒挂的影响,煤价格阶段性上涨。现在市场存在不确定因素,由于迎峰度夏很快结束,后续电厂日耗还会有下降,且电厂库存依然处于相对高位,同时近期水电增发,对火电有明显的挤出效应,预计短期煤价仍会有较大压力。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水泥产量降幅走阔。为缓解库存压力,多地增加错峰停窑时间,水泥产量将继续走低。从中短期水泥市场供需基本面维持弱势运行,预计水泥产量环比和同比均维持下降趋势。7月国内铝价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主要受到宏观经济因素、供应增加和终端需求疲软的影响。预计国内铝价仍将维持震荡行情,但下行压力可能会继续存在。需继续关注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市场供应情况的调整以及终端需求的回暖等因素对铝价的影响。7月楼市整体表现不及预期。最近楼市利好政策不断,但从市场监测数据来看,楼市成交走低,目前,楼市仍然存在购买力偏弱、市场信心不足等问题,7月新房成交下滑并不单纯是季节性调整。新开工和施工面积正在进一步下滑,拖累房地产投资跌幅扩大,房企投资信心不足。

国际国内热点方面。一是罢工潮席卷美国多个行业。 美国康奈尔大学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8月23日,今年全美各地359个地点共发生了240起罢工事件。专家表示,此起彼伏的罢工潮给美国经济复苏前景蒙上阴影,长期罢工及其连锁反应每天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25亿美元。接连不断的罢工潮背后,是美国国内居高不下的通胀水平、持续高企的生活成本和明显缩水的实际收入。这是美国广大普通民众对政府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二是日本排放核废水,对日本渔业造成致命的打击。8月24日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开始排入海洋,计划排放30年。对于日本国内经济来说,核污染水排海将对渔业和海产品加工业造成严重冲击。渔民和相关从业人员的生计将受到严重威胁,导致失业率上升和经济活动减少。此外,由于核污染水排海可能导致海产品价格下降和需求减少,渔业和海产品加工业的收入也会大幅减少。这将进一步影响相关产业链的稳定和发展,对日本国内经济造成不可忽视的损失。三是印花税下调释放政策暖意。财政部、税务总局8月27日发布公告,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自8月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下调印花税,是活跃资本市场的重要抓手。调降印花税,将直接减少投资者交易成本,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交投意愿,向市场释放更多流动性,有利于扭转当期市场颓势。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恢复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凝聚各方共识。要坚信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坚信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止。只有各方坚定信心、形成合力,各类难题才会迎刃而解,资本市场方能稳定健康发展。


来源:中金万瑞研究院


分析详情点击下方链接下载

2023年7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pdf


Copyright©2019 万瑞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16035998号-1

技术支持:平东信息